蜂窩夾套式反應釜
概述:各蜂窩點以正方形或正三角形排列方式組成,由于蜂窩夾套的間歇比普通夾套的間歇要小,在相同劉亮狀態下流通截面面積較小,流體在腔內流速顯著增加(比一般的整體夾套高3~10倍),并且流體在與蜂窩點內多次
本信息已過期,發布者可在"已發商機"里點擊"重發"。
蜂窩夾套的設計原理:
各蜂窩點以正方形或正三角形排列方式組成,由于蜂窩夾套的間歇比普通夾套的間歇要小,在相同劉亮狀態下流通截面面積較小,流體在腔內流速顯著增加(比一般的整體夾套高3~10倍),并且流體在與蜂窩點內多次相碰撞后形成局部小渦流,此時大量的蜂窩在夾套起著干擾流體流動的作用,流體在流經蜂窩點時就產生擾流現象,不斷改變流體流動方向和流動速度,形成紊流,破壞或減薄了原來的層流層,使冷熱交換加速,從而大大增加了其傳熱效果,對于傳統的夾套式反應釜或者換熱結構形式,由于蜂窩換熱的結構形式對容器的強度計算不是按照壓力容器的計算方法來計算容器的壁厚,降低了了外層夾套的壁厚和內筒體的壁厚,提高了換熱效率。
二、蜂窩夾套的結構形式:
蜂窩夾套結構的所有蜂窩底部沖有圓孔,在圓孔周邊將夾套與筒體焊接起來,形成蜂窩狀結構,使蜂窩夾套與內筒體連接為一個整體,由于蜂窩夾套焊接在內筒體上,將夾套內部分成一個以四個焊點為界的小矩形容器,可將夾套內流體的壓力對夾套及內筒體的作用看作為承受均布載荷周邊固支方形板(見圖片01),板的邊長等于相焊點的間距,這種方式大大改善了夾套的受力情況,蜂窩夾套與內筒體間歇一般在10mm左右,其蜂窩點的排布有正方形和三角形排列兩種,蜂窩點間距一般為50mm、65mm等,(見圖片)
三、設備組成和使用范圍:
本設備由釜體、釜蓋、蜂窩夾套、攪拌器、傳動裝置、軸封裝置、支承等組成,與釜內物料接觸處的釜體和零部件均采用304、321、316L不銹耐酸鋼板制成,符合GMP標準。設計制作、制造、驗收按照GB150-2011《鋼制壓力容器》技術條件和要求。
攪拌形式可根據需要選用框式、錨式、漿葉式等;密封采用衛生級機械密封或者普通的機械密封,可以保證罐內的壓力及防止罐內物料泄漏而造成不必要的污染。
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橡膠、農藥、染料、醫藥、食品,用來完成硫化、硝化、氫化、烴化、聚合、縮合等工藝過程。
四、蜂窩夾套反應釜的特點:
1、由于蜂窩的獨特形式,流體在通過蜂窩時,形成充分的紊流和渦流使換熱交換速率加快,比傳統的夾套換熱效率要高出2-3倍。
2、蜂窩夾套容器的內筒體壁厚是比傳統的夾套壁厚30-40%,能大量節約設備原材料的成本。
3、蜂窩用專業的設計軟件來設計和專用磨具來制造,保證設備的穩定安全使用。
五、技術參數表:
規 格 |
實際容量(L) |
簡體直徑(mm) |
蜂窩傳熱面積(M2) |
電動機功率(kw) |
500L |
550 |
900 |
2.438 |
2.2 |
1000L |
1100 |
1100 |
2.867 |
4 |
1500L |
1650 |
1200 |
3.537 |
4 |
2000L |
2200 |
1300 |
4.165 |
5.5 |
3000L |
3300 |
1500 |
5.569 |
7.5 |
6000L |
6600 |
1800 |
10.323 |
15 |
10000L |
11000 |
2200 |
50.345 |
22 |
20000L |
22000 |
2400 |
101.679 |
55 |


- wxafxt發布的信息
- 結晶機(螺帶式)
- 主要由夾套式、外盤管式、內盤管式、蜂窩式等冷卻換熱結構形式,螺帶式攪拌裝置、傳動電機、減速機、機架、筒體、特殊的出料裝置、設備支座、連接管道、工藝接口等組成。...
- 臥式高效圓盤結晶機
- 臥式高效冷卻結晶機是在一個帶有冷卻夾套的臥式圓筒內安裝有空心軸和許多與空心軸一起旋轉的多層冷卻盤管及刮壁式攪拌機構,具有冷卻面積非常大、產出量大的特點。內部結構為在一個臥式帶夾套的分段連接的...
- 連續結晶器
- 強制循環結晶器可以是單效也可以是多效,也可以采用蒸汽再壓縮 (熱力的TVR或機械的NVR)的方式。強制循環結晶器的運行點可以從低真空至大氣壓力。通常這些設備常用于高蒸發率及對晶體尺寸不重要或對晶體生...